•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卷首语:留下真实的历史

    作者:阮显忠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53:08 最近,《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黑龙江》正式公开出版了,受到了广大知青和关心知青历史人们的热烈欢迎。大家称赞这是一本极具知青史料价值的书,因为它以生动的形象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年上海知青在黑龙江下乡时的情况,为人们留下了真实的历史。 真实的历

    烟袋湖里滚泥巴

    作者:朱浩熙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50:10 中伏天暑气蒸人,倏而天低云暗,骤雨倾盆。我伏案窗前,读着上海知青施继建的微信,如烟往事涌上心头,神思飞向四十五里眼袋湖。那里该是碧野万顷、稻花飘香了吧? 1、1968 年12 月26 日,在毛泽东主席75 周岁生日,我告别燕园未名湖,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

    纪念“抗大第一课”长征50周年

    作者:宁志超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45:07 第一支长征队员五十年后按原序再留影2018.7.15 左起:前排 王瑞瑢 吴国庭 宁志超 后排 张克勤 黄海波 沈家春 李爱国 第一支长征队五十年在北京留影1968.9.13 在上山下乡的洪流中,这是一朵与众不同的小小浪花 在刻骨铭心的记忆中,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特殊经

    融入九里亭

    作者:郇 江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42:47 我和妻子原来在厦门工作,考虑到妻子2005 年退休后要回上海照顾年迈的父母,所以我们2003 年在松江区九亭镇奥林匹克花园(以下简称奥园)买了一套住房。 2008 年我退休后来到奥园居

    在“50 周年”的历史节点上

    作者:王震亚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40:08 一般来讲,历史事件,往往都有一个重要的节点。1968 年,就是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个起点。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左右了1700 多万知青的人生命运,也给共和国的历史进程与社会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的老知青们会以怎样的方式回首已

    如何让历史告诉未来

    作者:晓 歌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38:45 由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老总赵大砥先生策划创作并出资制作的知青题材电影《勇敢往事》开始上映了。在最近的第六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上,该片导演叶田还因此获得了“红枫叶大奖”最佳新锐导演奖。这可以说是今年中国知青文化的一件大事。由上影集团出品的

    苦乐年华一支歌

    作者:姜运宝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37:13 1963 年九月,我以高分考入上海市长阳中学,并连续三年担任高中四班的班主席。一度被评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一天放学回家,在江浦路上巧遇一个面熟的同学。她身材纤长、容貌秀丽,一双清澈如水的大眼睛深深地吸引了我。边走边聊,我知道了她叫

    难忘那段穷欢乐时光

    作者:齐京生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34:32 哈尔滨知青方长林在我当时的眼里绝对就是一位文艺天才。他吹拉弹唱演样样都拿得起,他清爽的嗓音拔高时用手遮右耳聆听的神态,让我至今难忘。他善于导演,而且有一副美男子外表,天生就是一个正面人物的形象。我却相形见绌,只能饰演反派配角。排《红灯记》

    北大荒的雪

    作者:肖复兴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31:12 在北大荒,我喂过一年多的猪。猪号在我们二队最西头,再外面就是一片荒原,这里是全队最偏僻的地方,也是最安静的地方,空旷得犹如到了天之外。猪号算我一共四个人,一个本地老乡老黄,负责烀猪食;一个山东汉子小尹,和我负责挑猪食喂猪;另一个是班长老王

    感恩“知青教师”的经历

    作者:唐遵义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29:50 唐代散文家韩愈在《师说》中赋予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回想当年在兵团连队学校七八年的知青教师经历, 因非科班出身难言有多称职, 但是对我自己的人生以及返城后的职业生涯却至关重要。 下乡后的第三个年头,经刘培祥校长提名,连队领导班子讨论通过

    牧羊南大营

    作者:史战非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24:10 冬去春来,当麦苗长到七八公分高的时候,羊群在连队里呆不下去了。因为只要打麦地边上经过,头羊往里一走,你就是带着狗去轰它们也无济于事,鲜嫩的麦苗是它们的最爱。这时最好的办法是让它们远离庄稼地——上山! 羊号班进行了重组,班长是程玉芬,成员有李

    农忙时节办《战报》

    作者:陆明光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21:54 我珍藏着二十多份油印的《三抢战报》与《三秋战报》,那是一九七四年莲盛公社尤浜大队通讯组编印的。看到这一份份战报,当时办报的情景就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 插队后不久,我当上了生产队的土记者,就是公社广播站通讯员,后来又担任了大队通讯组组长。1974

    没有被伤残打败的沈富民

    作者:陈菊秋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20:08 上山下乡在我心里留存了许多对遥远边疆、广阔天地、热血青春等等的记忆,同时留存了不少挥之不去、无法医治的伤痛。当年的我们年仅十六、七岁,承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磨难,由于缺少成年人的指点,因单纯、幼稚而酿成的苦果,只能由我们自己慢慢咽下。其中那

    我爱冰凌花 我爱北大荒

    作者:邢 欣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16:32 作者: 邢 欣 朋友,你到过北大荒吗?你见过冰凌花吗?我见过。 3 月初的一天,我的第二故乡北大荒的朋友发给我几张照片,说山里的冰凌花开了,漫山遍野的煞是好看。看着冰凌花的照片,我仿佛又回到北大荒,仿佛又看到我久违的黑土地。 来到北大荒的第二年春

    寻找桃源

    作者:陆尚忠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3:03:04 一个满天星星,月亮高挂的夜晚,我即将离开家上山下乡去农

    绽放的金达莱

    作者:吴佩珍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5 12:57:45 上海知青金达莱舞蹈团给我的印像很深,与其实知青团队不同的是:她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朝鲜族舞蹈,曾看过她们的《顶罐舞》、《新阿里郎》、《长鼓敲起来》、《金达莱》…… 让人难以忘怀,几次在舞台上与她们相遇,都冒出想采访她们团长的念头。又是一年一度知

    南极的天堂意境

    作者:孙聚义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4 22:19:31 在家中和办公室里,会摆放几张有特别意义的照片,常引发我回忆的,是在南极拍的。 2007 年12 月间,我同几位朋友相约, 参加了班敦俱乐部组织的南极行第3 团一次有探险性的旅程。 南极是地球上一个没有人类文明历史,没有土著人居住的神秘地方,到南极登陆不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作者:郭路生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4 22:15:48 1968 年12 月20 日下午4 点零8 分,一列载满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专列火车缓缓驶离了北京站。被派赴山西插队的郭路生(笔名食指)正在这列火车上,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作者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知青诗歌。 在时间过去五十年的今天,重读这首诗,仿佛又把我们带到

    我们这一代

    作者:宋辉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4 22:11:24 五十年前,我在课桌旁, 与理想青梅竹马。 突然被告知, 你的理想不应该是在这里, 而应该在田间、地头、乡下。 于是,我放下书包,打起背包, 向着一个迷茫的目标出发。 蓦然回首, 碎落了一地芳华。 四十年前, 我有了自己的一个家, 有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娃

    回望

    作者:刘功业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4 22:08:30 我回回头,喊一声娘 这一声哭喊,就喊醒一生的霞光 娘的疼痛,从那个春天的早晨开始 饥饿,是懵懂里最深刻的记忆 岁月,扯疼了娘并不丰满的乳房 我回回头,看一眼娘 柴草房里,是煎饼炉温暖的火光 一碗饭,攥紧每一个日子算计 不在城里吃闲饭,跟着老娘 一朵

    我们的岁月

    作者:尚祖玉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4 22:06:24 我们不曾漫步伊甸园 诗情画意也弥漫着硝烟 那是尚未解冻的蛮荒 彼此的渴望套着无形的锁链 我们不曾拥吻白桦林 梦幻中驱逐着云雨缠绵 那是唯有红花美丽的季节 五花山坡也禁止浪漫 我们不曾抚平心灵的伤痕 在遥望和牵挂里走向成年 当恋情归于从容和麻木 让理智

    我,依然是我

    作者:李德良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4 22:02:15 斗转星移,日升月落 四季轮回,岁月如梭 五十年的光阴一闪而过 五十年的人生漫长曲折 五十年的历史变迁 足以令世界天翻地覆 五十年的风风雨雨 却不能动摇 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意志 我们的挚爱,我们的人格 我,依然是我 与生俱来的秉性 执着于当年出发的时刻

    返城时刻

    作者:亚 龙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4 22:00:52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细细的雨点打在庭院的芭蕉叶上,沙沙作响。微风一阵阵吹进窗来,夹带着丝丝寒意。这雨,这风,这渐渐转冷的天气,不由得打开了我记忆中的闸门,那是一段封存了四十年的往事。 正值知青大返城高潮的1978 年,这年秋,我终于接到了回

    破碎的参军梦

    作者:黄顺发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4 22:00:13 整理书房时无意之中翻出一张四十多年前的奖状,那是我插队黑龙江逊克县农村之后的第一张奖状,而且是荣获部队“二等功”的。看着这发黄的奖状,引发我一段“痛苦”但而温馨的回忆。 1970年是我插队的第二年, 开春后不久,我便离开干岔子公社革命大队,到新

    从阶下囚到副译审

    作者:朱蕴忠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4 21:51:43 我是至今扎根在苏北的无锡知青,改革开放40 年以来, 我顽强拼搏,自学成才,与世界经济接轨,靠知识改变命运, 对社会屡做贡献,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表彰,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昂扬奋进。 1978 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我还是个远近闻名的“阶下囚”。

    让人快乐的好书

    作者:曹同生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4 21:49:21 炎夏之际,我得到陆明光散文集一书,犹如一剂清凉油,让我感到精神爽快。我与他是同乡,多次交往,他给我的印象是热爱生活,乐观处事。散文集的书名《我写我乐》就体现了他的性格。 全书四个章节,72 篇文章, 是他50 多年来的生活记录。文如其人,书见其心

    留给荒二代的知青印记

    作者:吕洪祥 来源:《知青》杂志 发布日期:2018-11-14 20:54:32 我是地道的北大荒原住民,上世纪60 年代末我出生在黑龙江虎林县。在我还在襁褓中时, 一群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的幼稚、勇敢、有文化的青年人,带着城市文明、带着青春的靓影投身到了我的出生地虎林县八五八农场加工厂(34 团十八连),开始了他们长
    • 共 1 页/27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