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昆仑山下“驴背医生”——姜万富

    2021年 06月 13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郑连真 点击:
    上海支边青年姜万富,先后荣获叶城二牧


    上海支边青年姜万富,先后荣获叶城二牧场、农三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卫生部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授予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和“先进工作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

    1966717日,已成为姜万富终生难忘、铭心刻骨的日子。那一天,他与他的伙伴们唱着《送你一束沙枣花》,在火车的一声长鸣中告别黄浦江,别离父母和哥哥姐姐,踏上西出阳关直至昆仑的征程。那时,他17岁。

    姜万富进疆后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叶城二牧场,先后在连队、云母矿、卫生所、场机关工作过。兵团三师二牧场始建于1953年,位于喀什地区叶城县以南70余公里的昆仑山北麓腹地,属六类高寒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团场、少数民族聚集团场。二牧场地处昆仑山,海拔在2700-4840米,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全年有37%的天气出现大风和沙尘暴。建场近50年来,二牧场人走的始终是戈壁便道,点的是煤油灯,喝的是涝坝水,住的是土块房。

    1967年,姜万富被场党委选派到农三师医院参加医训班,学期一年。

    1977年,他再次被选派到叶城县医院进修一年,主攻外科。学业结束后回牧场建成了第一个手术室,与医护人员成功地开展了一些外科手术。

    1990年,姜万富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因工作表现突出,他被场党委任命为二牧场卫生所所长,他带领6个人同甘共苦,创下了当年农三师医疗卫生战线人均营业收入最高的神话。

    2006年该所被升格为县级卫生院。2009年,总投资49.8万元、建筑面积520平方米的新卫生院主体竣工并投入使用,同年八月姜万富光荣退休,至此他已在昆仑山上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大爱行医了43年。

    半个世纪过去了,他把自己的青春汗水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他平淡地说,不想回上海那是假话,但我还是坚持住了。老一辈兵团人的精神,是我一生扎根边疆的动力。

    姜万富常说,他最敬重的是父亲,最牵挂的是母亲,他为自己不能为父母尽孝感到内疚。然而,他牵挂最多的还是牧场及牧场周围各族父老乡亲。牧场和周边的乡村就医很困难。

    19679月,牧场党委决定让姜万富参加师医训班培训后,他就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各族群众。1971年,父亲病故了,他没能回去,母亲一直靠3个姐姐照顾。1999年,母亲又病逝了,他又没能回去。2002年,他回到上海,母亲葬在苏州的凤凰山上,他长跪在母亲的墓前,流着思念愧疚的泪水,说:“原谅儿的不孝!”

    他在回忆录《四十余年的昆仑情》中写道:“我没有学历,不懂理论,但我会刻苦的学习,我年轻,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各族人民服务的真正的医生。我发誓,我为我的一生能有昆仑山的生活经历感到自豪,能为边疆的建设事业做点贡献感到骄傲。能成为一名白衣战士为各族职工群众服务是我的荣幸。我活得充实,我没有白来新疆。为了边疆的建设事业,我愿奉献出我的一生……


    在昆仑山上,我第一次抢救大叶性肺炎昏迷病人,第一次处理少数民族妇女难产,第一次护送股骨骨折病人转院;第一次……等等,多少个成功的第一次,伴随我成长和成熟,也让我感到,这里的少数民族看病真难,他们真的很需要医生。”

    叶城二牧场周围有数万县乡的维吾尔农民群众。在姜万富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有过无数的第一次经历,救活过无数位濒临死亡的各族群众,少数民族群众称他为“我们的大医生”。

    在姜万富的记忆中,他不知挽救过多少少数民族职工和群众的生命,多少个第一次在他的手中奇迹般地发生。牧民们都称赞他是昆仑山最好的医生,最有本事的医生。

    与淳朴的乡亲们相处几十年,操着上海口音的姜万富会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他说:“当我把病人从病痛中或者生死线上解救回来,病人的微笑,就是我的满足!”

    姜万富每年都组织医护人员到连队、牧羊点和乡村巡回开展治疗工作。夏天骑马,冬天骑驴,有时骑骆驼。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夏天是马背医生,冬天是驴背医生”。

    选择医生作为一生的职业,好像是姜万富的宿命。

    叶城二牧场是国家级贫困团场,地处昆仑山海拔2200米到4800米的高原上。牧场的两个牧业连队、多个放牧点似点点星星镶嵌在昆仑山中。每当出诊、巡诊时,背着老式的、皮革做就的药箱的姜万富,就会在大山深谷中穿梭往还。

    无论在牧场还是牧场周围乡村的群众心里,姜万富就是他们心中的“大医生”,是他们的保护神,无论有病甚至没病只要姜万富看过之后,他们都放心了。

    姜万富的家就在公路边,牧场职工和周围的少数民族群众没有一个不知道他的家。这些纯朴的百姓,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送给他,但是他们常常会送来成篮的鸡蛋、蔬菜,成筐的水果。

    40多年间,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病人的情况,姜万富自己也说不清有多少次了。几十年里,他成功实施了肠梗阻、剖腹产、膀胱结石、附件切除等各种手术2000多例,无一例失败。

    姜万富牢固地树立了扎根边疆、服务群众的思想,用生动的实践诠释着兵团人的精神。

    后来,与共和国同龄的姜万富,回到了儿时的故乡上海。很多人都问过姜万富同样的问题:你一个上海人,在新疆工作40多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你后悔不?

    “有遗憾,但不后悔!真的,我觉得值!”从他的眼神里,看不到丝毫的犹豫、摇摆与虚假。

    人们夸姜万富医术高超,他在说这个话题的时候,一向随和的他脸上却会流露出一点严肃表情地说,不是自己医术高明,而是认真在细节上做到没有疏漏,并加上一句:“再说,我做的手术没有什么疑难杂症,都是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