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甜酸苦辣话帐篷

    ——解读《上海知青在黑龙江老照片》之十三

    2017年 09月 27日
    来源:《知青时代》报 作者:刘宏海 点击:
    1969年底,兵团37团在远离团部70公里的荒原上组建新连队。知青们在军垦老战士的带领下,安寨扎营。拍摄:侯玉华 这是一张令人惊叹的佳作。这次征集到的老照片中确实有一些非常好的老照片,使我们欣喜不已,工作的时候也更有劲头了。 画面描述的是几个女知青


    1969年底,兵团37团在远离团部70公里的荒原上组建新连队。知青们在军垦老战士的带领下,安寨扎营。拍摄:侯玉华

    这是一张令人惊叹的佳作。这次征集到的老照片中确实有一些非常好的老照片,使我们欣喜不已,工作的时候也更有劲头了。

    画面描述的是几个女知青在老军垦的带领下,在荒原上搭建帐篷,安营扎寨的故事。拍摄者抓住人物肢体语言最丰富的瞬间按下了快门,不管是作为前景的背包行李,还是大片留白的天空,都给人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使整幅照片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意境深刻,就是现在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作者就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7团宣传干事,鸡西知青侯玉华。

    当年侯玉华用相机拍摄了无数兵团战士战天斗地的照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也使他自己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为黑龙江农垦系统著名的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到北大荒下乡的知青,不能说都住过帐篷,但确实为数不少。据黑龙江史志记载,1968-1975年,黑龙江省共接纳了137万知识青年,有的社队知青比社员还多,很多连队几栋茅屋杯水车薪,青年学生刚刚离开大城市就钻进窝棚帐篷,也就成了无奈的选择,还有野外作业住帐篷也是常态。笔者就是在茫茫兴安岭上伐木时和参加建设兵团5师糖厂时二度住过帐篷。所以,我和许多人一样见到这张照片就勾起了心底的往事,既亲切又辛酸。

    当年搭建帐篷非常便捷,桦树杆做框架,帐篷片往上一铺便成,不消几个小时就完事了。然后,还是用桦树杆在帐篷内两边搭起大通铺,铺上茅草或麦秸,能睡二三十人,甚至更多。两侧通铺之间架上一个大油桶,接上一根铁皮管子,就可以烧火取暖了。要是中间做个隔断,还能分为男女宿舍。几个帐篷围成一个组团,倒也有几分游牧民族的范儿。

    大伙日出而作,或下地耕作,或上山砍伐,或抡锤采石,或挥锹修路,日落时带着一身尘土和臭汗归巢而息。晚饭后,二三十人挤在一盏灯下,赶在柴油发电机停息之前,洗洗涮涮、修理工具、读书写信,那年月还常常要开个学习毛著交流会或者批判会什么的。熄灯之后,便由吵吵闹闹渐变成低声细语;无须多时,鼾声此起彼伏;挨到深夜,咬牙放屁嘎巴嘴,什么动静都有了。有人戏称,那是帐篷交响曲,让人忍俊不禁。当太阳再度升起时,帐篷里又洋溢起欢声笑语,昨日的疲惫消失殆尽。

    记得1969年初,当我们结束小兴安岭伐木,行将离开住了一冬的大帐篷时,通铺上的褥子早已和下面的茅草冻在一起了,拉不开,拽不下,似乎那帐篷不舍我们离去,死乞白赖地要留我们继续享用那混杂着汗臭和烟草味的气息,让人哭笑不得。最后只好连褥子、茅草和冰坨一起打包带回连队。这就是我所经历过的帐篷生活。想必朋友们也有许许多多甜酸苦辣的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