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知青梦与中国梦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举办学术讲座

    2015年 02月 11日
    来源:研究会会刊 作者:刘宏海 点击:
    经研究会 2014 年第一次会长会议研究决定,石兔瑛同志任研究会副秘书长。(王雁)



    2013年11月16日下午2时,由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和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七届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中国梦·知青梦论坛》在青年干部管理学院举行。原安徽省蒙城县插队上海知青,现中科院院士、著名的分子微生物学家、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屏;原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上海知青,现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原黑龙江省逊克县插队上海知青,现东方汇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黑龙江省中兴牧业公司董事长。作了演讲。论坛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阮显忠主持,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沈国明和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会长褚敏到会讲话,二百多位老知青和在校大学生参加了活动。会议还报告了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政惠因病不幸去世的消息,指出这是研究会和知青研究的重大损失,并播放了有关短片。

    阮显忠开场时说,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是近代来中国人民的梦,当年我们广大知青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研究会活动努力的建设农村、建设边疆,大家怀揣的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梦。知青们回城以后,更是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积极的投入到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之中,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说知青与祖国同命运、知青梦与中国梦紧相连。今天,我们举办这样一个“知青梦与中国梦”的论坛,就是希望通过我们几位嘉宾对当年情况以及自己亲身经历、体会的叙述,让大家再次回忆和了解当年知青的理想、抱负、努力和贡献,鼓舞大家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褚敏院长讲话时指出,今天我们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是“知青梦和中国梦”。为中国梦、为民族复兴而奋斗,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我们在座各位都曾经奋斗过,现在的青年还在继续奋斗,从各位身上体现出来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长的道路的精神,对现在的青年来说也有很深的启示。

    赵国屏院士是1967届高中毕业生,1969年1月下乡到在安徽省蒙城县插队,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生物系,1983年赴美国攻读博士,1992年回国。他认为,下乡10年,留学10年,都在他的生命轨迹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艰苦的农村生活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刻苦专研的精神,为他后来在科研领域里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终于成为分子微生物学专家。他主持微生物基因研究,在战胜SARS流行病传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以“蒙城岁月青春梦蹉跎人生求知梦美好乡村事业梦”为主题,通过他和他太太俞自由一起走过的路的叙述来阐述他的观点。他说,下乡时的思想就是一心一意以天下为己任建设农村,满脑子都是阶级斗争。到了农村,第一个想到的是革命的梦破产了,真正的噩梦是没有吃的,吃不饱肚子。因此,第一个梦想就是吃饱肚子。但他和同学们没有走偷鸡摸狗的歪门邪道,而是先种好自己的自留地,进而推广到生产队。那个年代是“宁要社会主义一株草,不要资本主义一颗苗”的年代,为了证明社会主义也要发展生产,知青们找到了毛主席在南泥湾大生产时“那些反对人民为吃饱肚子而发展生产的做法是错误的”论述,有了理论根据,知青们理直气壮地发展生产,队干部也理直气壮地支持鼓励,从而推动了生产队的农牧业发展。他们的“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被评为先进小组,他也当上了党支部书记。后来在生产队老队长“你们应该去学习,将来可以办更大的事”的劝说下走上了求学报国之路,并为报效祖国,在国外学成后又回到了祖国。他认为,回顾自己的一生,从知青的梦到中国的梦,年轻人应有这样的自我修养:一是要胸怀大志。要树立起放眼世界的世界观和阳光人生的人生观。为此,要能够做到改造自我。当年因为出生问题,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我始终记着我要改造自己。年轻人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一定要学会改造自己,人永远是需要改造的。二是勇担重任。要能够当仁不让,有担子要挑起来。就像SARS来的时候,我不去做谁去做?就得要去做,但是做了以后,不能碰到困难就放下来,要锲而不舍,把事情做完,“行百里者半九十”是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教训,而为了能做到这一条,最重要的要认真学习,只有有本事,才能担重任,只有有本事,才能做成事。本事哪里来?不是天上来的,是学来的。三是仰望星空。那就是我们怎么想问题。既要有辩证的思维,又要有逻辑的推理,这两条加起来就是为了要不断的创新。同时,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为了脚踏实地,一定要刻苦钻研,每件事情要精益求精。做好事情是为什么?是为了服务人。他最后以给父亲的挽联作结尾:“严亲教子立业,十年插队,十年留洋,唯愿为社会为科学,认认真真干实事;慈父示儿修身,一生忠诚,一生勤奋,定要爱国家爱民众,清清正正做好人。”他希望最后的十年二十年,能够继续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把我们知青的梦和中国的梦结合起来,来建设好我们的祖国,为人民服务好。

    俞立中校长是上海市西中学1968届高中毕业生,1969年下乡到黑龙江长水河农场务农,很快被提拔为连队指导员。第一次高考被张铁生搅黄了,1978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1985年留学英国。1990 年回国后在母校担任教授,1997年走上大学领导岗位。俞立中是中国环境磁学研究的开拓者,在环境磁学、环境演变与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方面取得卓越成果。他的演讲围绕着他的梦想之路,“做一个有知识的知识青年、做一个有志向的大龄学生、做一个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他说,我们每个知青都有梦想,都带着憧憬,都想在广阔天地里有所作为。他当时的梦,就是如何真正做一名有知识的知识青年。但是,在哪个时代太难了,无论如何努力,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常常为此困惑!他认为,下乡对知青来讲,最重要的是锤炼了意志,以后遇到什么困境、碰到什么难关,因为有了这段经历,都觉得无所谓。他说,说实话,我在黑龙江从来没有说过一辈子扎根农村的话,我对知青同志说:在农场一天,好好干一天,谁干得好谁先走。我们为什么要在农村扎根一辈子呢,这么大的世界,我们完全可以做更多的事,做更多的贡献。这就是我的大学梦。所以每年我从黑龙江回上海探亲的时候,一定要去新华书店,没有专业,没有方向,就买感兴趣的看,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他说,他是78年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华师大78级学生。作为29岁的大龄学生进入了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就像老鼠掉进米缸一样,盼了那么多年,到了这么一个环境,每个人都求知若渴,所有的时间都在学习。清晨读书,白天抢教室读书,晚上熄灯还在厕所走廊读书。他认为,知青这段生涯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要抓住各种各样的机会来提升自己,来圆自己人生的梦想。他说,他很幸运,毕业后留校,然后出国到英国去学习,在英国的学习拓展了视野。在英国读了博士,做了两年博士后,已经41岁了。在出国之前他就想好,出国学好知识后,回来报效祖国。90年他回到华东师大,建立了第一个环境磁学实验室。想的就是要做一个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96年被学校看中,从事行政工作,从教授变成校长。他说,在他人生的各种梦想中,没有一条是当校长的,梦想过当教授,当科学家,但因为学校工作需要,只能去做校长,为广大教师服务,但不管当不当校他永远是教师。如今他正在用全新的办学理念主持我国第一所中美合作大学。他现在的梦想是要把上海纽约大学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为国家培养一流的人才。他说,我们的梦想只有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实现。

    刘龙九董事长1969年下乡,与金训华烈士同一个生产队。1979年回城。他靠着在北大荒练就的吃苦精神和顽强毅力,做过工人,当过干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曾任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江苏管理总部总经理、浙江管理总部总经理等职。不仅成了我国证券行业中的资深专家和投资人,还在花甲之年重返黑龙江举办中兴牧业,实现当年建场、当年进牛,隔年产奶的奇迹。他说:“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要做中国乳业的老大,为千疮百孔的中国乳业打上一块良心的补丁”。他以“中兴牧业就是一个知青梦的延续”为标题,介绍了自己追梦的过程。他说,在我们小时候,我们唱的歌就是我有一个理想,长大了要当农民、工人。到我们长大上山下乡,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说,回想在农村的十年中,有很多的梦想。如,想把自己所在的大队建设得更好、让社员的收入更加丰盛等,经过当年的努力,也部分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说,当十年农村知青生活结束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上海,开始的是又一个辛难的创业路。因为上海虽然是自己的家乡,但是已经离开了十年,需要进行第二次创业。他认为,正是有了下乡的十年,有了农村艰苦环境的锻炼,在后面的工作中,就能够承受常人不能的承受。所以,他无论在企业、检察院还是到了机关和在证券业工作,始终都有向上的心、吃苦的心,工作中没有感觉到苦和累。他认为,只要有当年下乡时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的精神、努力钻研的精神,不管从事的领域发生多大的变化,只要这个精神在,你就可能得到你周围的人、你团队的人、你行业里的人的尊重,你也就有可能获得一定的成功。他说,在事业有一定成功后,就一直有一个梦想,为当年下乡的地方做点什么。从1995年第一次组团返回当年下乡地开始,一直在琢磨和研究。直到2011年9月份,在黑河设立了中兴牧业有限公司,开始了养牛的生涯,兼任了董事长。从一个投资者,变成了一个养牛人,并且在中国奶牛养殖行业创造了数个第一。他现在的目标和梦想是想做中国奶牛养殖业的老大,成为中国最大、最好的现代牧业,为第二故乡做一些贡献。他说,所有这一切,都是与做知青时的梦想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的。他说,中国梦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只有我们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脚踏实地的、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那么我们的中国梦才有可能真正的实现。

    沈国明书记讲话时说,听了报告有很多感触,三位报告人把知青精神内化为本身的素质,内化为工作的动力,所以不管干什么都能干得很好。只要弘扬知青精神,我们什么事情都能干。他说,今天的主题是“中国梦,知青梦”。对知青上山下乡,知青中有不同的看法,有非常高调的,有全盘否定的,很难形成共识。这与心态有关。他指出,三中全会提出了很多改革任务,在这个大背景下,知青历史研究会可以承担很多研究任务,如:上山下乡与文革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上山下乡运动、早期上山下乡与上山下乡运动的异同、知青精神的本质、知青精神与改革开放、知青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等等,这些问题听上去好像很简单、比较抽象,实际和我们每个人得到的应有历史评价密切相关。知青最搞得清楚上山下乡自己的感受,后辈人来研究感受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些题目,我们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如果想做可以做很长时间。要形成共识很难的,但是我们要推进共识的形成。要做好基础工作,做好资料的积累,我们社联很支持资料积累工作,我希望这个事情能做好,做扎实。最近市委市府在部署下阶段工作,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我们学术界做一项研究:未来十年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我们回到三十年以前,谁能想象到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是这个样子?我们会按照市委市府的要求组织相关课题,如果知青历史研究会有兴趣可以一起参与。他说,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不是知青自娱自乐的事情,应该把它做学问,做学问就要有梯队,要后继有人,要使研究可持续,这个是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应当深入花力气来考虑的,让研究会不断出成果、出人才,让广大知青对研究成果满意、认可,这是我对研究会今后的希望。他最后转达了吉炳轩副委员长对研究会的问候,十月初他带队来上海

    调研,我想安排上海的知青和他见一次面,后来没排出时间来,他说让我带他向上海知青问候,上海知青为黑龙江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开垦了大量土地,使得黑龙江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基地,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如果上海要大米,三天就给你们拉来一个车皮,叫知青都回去看一看,如果回去干,我们给房子,给很好的待遇。


    阮显忠会长在总结时说,刚才三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叙述了他们上山下乡的心路历程以及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取得的成功。俞校长讲到当年的梦想是做一个有知识的知识青年,下乡锤炼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知道了怎样待人怎样做事,所以不断地去学习,努力争取上大学,从一个根本不想当校长的人成为了一个好校长,现在在办一个全新的全球一流的大学。老知青赵国屏院士的诗里写到:只有这阳光照耀下的原野,只有这大河灌溉下的土地,才能与世纪同寿,与人类的生命共长。所以,他和夫人在美国学成之后,依然返回祖国,用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了很大的贡献。老知青刘龙九董事长说,中国梦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每个人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国梦才能实现,所以他努力在为第二故乡建设最大最好的奶业不断奋斗。沈国明书记给我们扼要但精彩地分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包括我们每个普通人面临的形势,对我们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这是我们应该有的责任,应该把它做好。他认为,今天的报告都非常精彩。知青的青春已逝,但知青青春的热情和梦想永在。三位嘉宾的发言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为着自己的理想和梦想,以通过知青经历锤炼的意志、知青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并不断地取得成功。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使大家进一步了解知青,进一步认识知青的当年,过去、现在、今后的梦想及其为祖国、为人民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能鼓舞每位老知青、每位青年学子继续树立崇高的理想,把每个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的梦想结合起来。积极地为即将开展的全面的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他最后感谢三位嘉宾精彩的演讲,谢谢青干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场地,谢谢沈国明书记的讲话,谢谢广大知青和学子的共同参与。祝每一位同志身体健康、青春永驻、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