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知青》:四十年前的那场“革命秀”

    2015年 02月 10日
    来源:研究会会刊 作者:翁敏华 点击:
    翁敏华 花了几天的时间,终于把梁晓声编剧的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知青》看完。哭哭笑笑地。唏嘘感叹地。几番番投入其中过深,间隙处望一眼窗外,但见阳光灿烂着、初夏的景致热烈着,口鼻间没有大团大团的白呵气,反而有一种不真实感——不知今夕何夕、此地何
      花了几天的时间,终于把梁晓声编剧的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知青》看完。哭哭笑笑地。唏嘘感叹地。几番番投入其中过深,间隙处望一眼窗外,但见阳光灿烂着、初夏的景致热烈着,口鼻间没有大团大团的白呵气,反而有一种不真实感——不知今夕何夕、此地何地了。

    便在心里感谢梁晓声。多久没有看到这么带劲、这么过瘾的电视剧了!这么真实的自然风光,这么质朴的人物形象,这么富有质感的生活画面。梁晓声要传递1700万知青长达十年的集体记忆,就得这样从容、这样耐心,这样细致入微,这样笔下带情。记得去年十·一在北京,本想去看看梁晓声战友的,给他打电话,他说颈椎病犯了——要传递好1700万哥们的集体记忆,怎能不辛苦得犯病?可梁晓声,就凭《知青》,即使因此头痛脑热的,值了!

    一边看,一边回忆我自己的北大荒往事,一边思考“知青”这一话题。

    四十年前,我们是高看自己赴北大荒这样的“壮举”的。十几岁的年龄,离家千万里,天寒地冻,战天斗地。一言以蔽之,我们这是“投身”了革命。于今,在得知了许多知青运动内幕、站立在一个全然不同的时代、以一个六十岁开外的老熟心智、拓展了无数倍的眼光凭栏回望,“再好的月色也显得有些凄凉”(张爱玲语)。剧中人正在用我们耳熟能详的语言,抒发他们的青春豪情。言必称“毛主席教导我们”,“向毛主席保证”。处处告诉人们:这是在毛泽东时代。那些个豪言壮语,那些个豪情壮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也罢,今天看来,像煞一场“革命秀”。

    青春豪情与“革命秀”,有时确也难以区分。

    萍是要“革命”的。一个上海滩资产阶级小姐,从小娇生惯养,却在花样年华遭遇革命时代,被裹挟进革命的洪流,滚滚滔滔而去。她没有被批准为兵团战士,却悄悄地跟了去,一心要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接受再教育,脱胎换骨成新人。“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纯真的革命向往受到了许多挫折。她走泥路崴了脚,还老是丢东西,她在广阔天地,脏活累活抢着干,就单单是过劳动关,也得比别人多流更多的汗水、更多的血泪。她在山东屯被培养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典型,也只好配合支书,表演一场“革命秀”了——知青中有不少“周萍”。以周萍这样的家庭、背景、知识结构,今天或许正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回忆往事,也许她还会为梁支书的一片好心而感受到温暖,也会为自己当年的“革命智慧”感到欣慰。这也是一种随遇而安。

    ——她的那张“奖给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奖状,若是今天还在,无疑是知青史文物了。可惜,当年一把火烧了。

    赵曙光若是搁到今天,有点像支援西部建设的清华学子,那样的心系百姓,那样的脚踏实地,要把自己的智慧才能贡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把为西部人民的脱贫致富,看做自己的历史使命。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能够独立思考、具有独立见解的人。“中国病了”是他对当时中国现状的判断,他的所作所为正是拯救祖国。他被“文革”政权掣肘、围剿,几几乎出师未捷身先死。他要办几件实事,多难!不得已,只好与他们演开了一场“革命秀”,周旋着,迂回前进。也许今天,赵曙光会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发挥作用。今天自然是无须再演革命秀了,但是别的什么秀呢?应酬、拼酒,剪彩、开幕,有一搭没一搭地去做个指示,还会少么?赵曙光要想“随心所欲”,节约点时间干点实事,还得煞费心思。

    ——要知道,今天的中国,可是个更大的秀场,哪儿哪儿、何时何时都有秀在上演。

    如果说周萍、赵曙光皆属于不得已的“革命秀”,那么吴敏,就正好与之相反,是真真切切、由衷地在那里秀革命。吴敏这样的人物我们并不陌生,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过的曾经。她成天板着个脸,不笑,一开口就先“切”一声,然后再表达她无处不在的批判。吴敏也是一种典型,她的表情颇能代表当时的“革命嘴脸”。她在内心里第一要事是怎么离开边疆,却装得比谁都革命,动辄上纲上线,用她的阶级斗争手段和所谓“革命觉悟”,对战友采取“突然袭击”,终于取而代之,由她自己顶替去上了大学。她在知青群体中是孤立的,自己觉得也受了不少委屈。当时我们在心里管吴敏这样的人叫“假革命”,把马列主义当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现在看来,就“革命秀”也许更合适。秀——SHOU,脱口秀,吴敏不正是革命的脱口秀么?那些个领袖语录,那些个革命口号,背了个滚瓜烂熟,都在嘴边时刻准备着,一有机会就脱口而出,唇枪舌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知青》里“吴敏”还不止一个。兵团战士去山东弄海带时,冒出过一个男“吴敏”;坐在火车上,又邂逅一个老“吴敏”。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造就了这么一批斗士,阶级斗争的神经时时处处绷得紧紧的,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而且,在这些个“吴敏”身上,我们还能深切地体会到:在那个时代,确实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瞧,吴敏攻击沈力的那个“杀手锏”,杀伤力有多大,果然刺刀见红,一剑封喉。

    好在,梁晓声没有让他笔下的吴敏简单化、脸谱化。她也会想家,也会哭,也怕孤立,也会检讨自己,在不择手段终于去上大学,坐上卡车离开兵团时,她也没能喜气洋洋,更不敢面对战友的“相送”。她的羞耻心还没有完全泯灭。故而吴敏这个人物形象在《知青》里站得住。

    许多网友对吴敏这样的“坏人”竟然有上大学这样的“好下场”耿耿于怀,认为梁晓声没做到“恶有恶报”,真不是玩意儿。其实,若是四十五集电视剧里梁晓声就把吴敏给“报”了,反而浅了。《知青》不是“传奇”。梁晓声也不会只照顾观众的情绪,他得坚持现实主义文艺的原则。吴敏还得“活”着,“活”着走进大学,“继续革命”。吴敏“活”到今天,也许会天天到公园里去跳舞。也许你我能在“达人秀”舞台上看到她的身影。那些个穿着怪诞、动作张扬、冲劲十足的老太选手。

    夸张、搞怪、搏出位,在这几点上,“达人秀”与“革命秀”一脉相承。

    时代经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型,个体生命也会跟着转型,甚至变形。如果吴敏也有“与时俱转”的造化。

    ——吴敏不能过早“做掉”。吴敏得“活”着,承载“反思”这个历史命题。

    “革命”曾经是“红卫兵”—知青一代人生的一个关键词,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出发点,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生活本身。革命,是指一种急速的变革,有政治革命、经济革命、社会革命种种。上山下乡运动,对于知识青年群体,对于知青家庭,都是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变动,其冲击力、毁坏性之大,波及面之广,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知青运动,既有其灾难性的一面,又有其再生性的一面,就像革命本身。全部肯定或否定,都不是科学的态度。故有学者最近提出:必须把“知青”与“知青运动”区别对待。笔者很赞同这一观点。这样做,有利于对其灾难性的彻底否定,并肯定、发扬、传承其再生性的积极意义,使其参与当代社会生活,成为当今稀缺的精神文化资源。

    “秀”,则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关键词。秀,来自欧美国家十分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Talk Show”,中文译为“脱口秀”,是一个音译、意译两擅其美的词汇。如此两相吻合者,好像只有“可口可乐”。“脱口秀”的“秀”,原用作名词,后来慢慢地用作动词了,如“秀一把”、“秀恩爱”之谓。在汉语里,“秀”原本就有用作动词的例证,比如“秀穗”,特指庄稼的开花扬穗。于是“秀”就名词动词两栖了,本文的“革命秀”、“秀革命”便都能够成立。

    作为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革命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表演成分。革命需要鼓动,鼓动就需要借助表演。而年轻人的表现欲,一般都比较强烈。时代的风潮与年龄特征一经碰撞、融合,“革命秀”便大行其道。在《知青》中,上海知青“小黄浦”与谢菲半夜起来割大豆,终于第一个到达地头,两人欣喜若狂得大喊大叫,应该累得倒在地上爬不起来的,竟还有力气大喊大叫得人人皆知,这里面,不正有着“革命秀”的成分在么?

    《知青》给笔者深刻的印象。也有遗憾。为什么没有1971年?为什么1969年之后,就一下跳到了1972年?殊不知,没有1971年,哪里的1972年?1969年的知青,与1971年后的,截然不同。知青的“革命梦”,大致做到1971年秋天。913日,一声巨响,惊梦。梦醒。编导可以回避1971年,知青史却回避不了。绝大多数知识青年,此前是“革命”,此后是“秀”。知青们开始长脑子了,想事儿了,渐渐开始怀疑“文革”这个东西了。想法变了,时代却依然是毛泽东时代,只好“继续革命”下去,其实是继续“秀”下去。少数人嘴上“秀”得更厉害了,私下里却一心想着怎样逃离“革命”阵营、“革命”火线。以“革命秀”做工具达到个人目的,用现今的眼光看来,目的无可厚非,手段却难免低下;而在大多数人这里,虽然口头上的话语一如既往的极左革命,却渐渐带出些嘲讽甚至自嘲的意味来了。

    《知青》若是能写好1971年这个知青运动的转折点,剧本一定会更加深刻、更加意味深长,更充满反思力量的。

    1971年,让知青们的“革命”变成了“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