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序言

    2015年 02月 11日
    来源:研究会会刊 作者:沈国明 点击:
    沈国明 2008 年 12 月 20 日、 21 日,在毛泽东关于 "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 的指示发表 40 周年之际,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与复旦大学、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等单位合作举办了 "2008 知青学术研讨 会 " ,来自各地的数十位中外学

    2008年12月20日、21日,在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发表40周年之际,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与复旦大学、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等单位合作举办了"2008知青学术研讨会",来自各地的数十位中外学者,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会后,会议组织者认真编成了这本《文集》。《文集》收入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至2009年这三个时期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的代表性论述,以期还原当年的历史并予以剖析。作为参与过会议筹备的成员,我有幸在成书之前,遍读了所选的文章,深切感受到众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犀利深邃的学术思想和深沉负责的历史使命感。我相信,作者们精彩纷呈的见解,将对关心这段历史、关心共和国命运的青年一代产生正面影响,具有启迪作用。同时,也将有助于推进此领域的相关研究,充实已有的成果库。

    与早些年相比,现在的研究已经不再停留于对个人境遇的关注,而更多地将知青的命运置于经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大格局中加以研究,因而更趋于理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横跨50年代至80年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上山下乡的动员力度是不相同的,差别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项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渗透到社会最基层的组织体系、城乡差别的巨大鸿沟、严格而固化的户籍制度、沉重的人口和就业压力、频繁的政治运动及其产生的高压、领袖人物的权威和号召力,等等,都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起和形成产生影响。

    特别要指出的是,当时之所以能让成百上千万知青上山下乡,是因为党和政府具有极大的社会动员能力。现在的青年人也许会对大批知青能服从安排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真的做到了。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基本价值取向,以及强大的组织体系,还有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毛泽东具有的权威和号召力,都发挥了作用。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束,也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农耕社会迈向工业化、城市化,这是许多国家发展的轨迹,中国也不例外,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开放进程,也就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48.2:23.7发展到2008年的48.6:40.1,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0%以上。在30年中,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他们为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实现了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城乡二元结构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在得到改变。而存在于改革开放之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没有提高农村生产力,也没有形成新的生产方式,而只是让农村承担了解决城市问题的巨大压力。知青虽然给农村带去了城市文明的一些因素,但是,城乡差别没有因此而缩小,相反,由于上山,下乡,使知青丧失了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好时机,使国家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存在人才断层,由此造成的损失至今无法弥补,我国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在那些年里扩大了。至于在耕地不足的地方,实际造成知青与农民争地、争饭碗的情况,更是加深了城乡对立。这样的资源配置是不合理的,因此,不可能持续,知青离土返城是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必然。

    知青上山下乡课题研究具有复杂性。就以上山下乡的主体知青本身来说,不同历史时期下乡的,情况就不尽相同。曾经有人将上山下乡比作抗战时期知识青年从大城市奔赴延安,这样的类比并不准确。当年奔赴延安是受革命理想信念的驱使,与那时相比,上山下乡知青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下乡的知青,基本上是个人的积极选择,视上山下乡为光荣的事业,而对毕业时只有上山下乡唯一选择的知青而言,情况则各不相同,有的是听从党和国家的号召,有的是受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感召,而更多的是受社会遵从心态的驱使,也有的则是出于无奈,在当时,政治氛围本身就对社会成员形成一定压力。下乡之后,农村生活的各阶段和不同境遇,也造成知青情绪的很大差别,抱有浪漫幻想的下乡初期与下乡多年后置身无望无助的严酷现实中,心理差别是巨大的,特别是到了应该谈婚论嫁的年龄,不甘于留在农村的知青心态变得很坏。即使怀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知青,也与其他知青一样,存有困惑、乡愁,更有---部分人至今对上山下乡充满愤怒甚至仇恨,这也是毋庸讳言的。如果把对知青上山下乡的研究延伸到"红卫兵运动",研究的难度更大。上山下乡与"红卫兵运动"、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需要厘清。上山下乡大潮的浪尖上,曾经有在"文化大革命"中"威风八面、引领红卫兵运动"的风云人物,但大量被上山下乡浪潮卷入的知青并没有投身这场政治运动,而且,其中不少人因所谓出身不好、家庭受到冲击,在毕业生中还存在分配至工厂、留在城市的可能性时,他们已经被决定了上山下乡的命运,成为最无助的一个社会群体。

    经历了上山下乡的知青,就整体而言,可以归为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的直接受益者和拥护者。回城,从根本上改变了知青的命运,虽然知青同城后的生活并不都如意,但是,毕竟回到了熟悉的故乡,回归了城市生活。这一点,使知青从感情上拥护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路线。经历了农村的艰苦生活,一方面磨炼了身体、意志,另一方面,也使知青对国情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切身感受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不少知青自觉投身于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有的甚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当然,人群是正态分布的,并不是所有知青都有这样的能力和幸运,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曾经下岗失业,面临生活的巨大压力,但是,知青懂得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虽然背负生活的重担,他们仍对改革中的困难给予充分理解,始终奋勇拼搏,可以说,他们是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群体。

    对知青上山下乡的研究将继续。与其他成果一样,本书只是阶段性研究成果,记录的仅是研究者迄今为止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全景式的知青上山下乡将更清晰地展现出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将使我们对知青上山下乡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更趋深化,视角更趋多元,研究也更趋深入和理性。知青上山下乡是共和国历史上沉重的一页,还原历史,加深认识,是知青与他们的父辈和后代的共同希望,也是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径和动力的需要,因此,我们期盼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问世。作为知青,有责任不断思索,以使由我们作为主体的这段历史对所有人都有教益。

    2009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