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知青问题研究座谈会会议综述

    2015年 02月 11日
    来源:研究会会刊 作者:林升宝 点击:
    林升宝 2012 年 9 月 17 日 下午,由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与美国加州大学学者召开的“知青问题研究座谈会”在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4 号楼 5 楼会议室举行。知青研究是共和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一“文革”时期的特殊群
           2012917下午,由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与美国加州大学学者召开的“知青问题研究座谈会”在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4号楼5楼会议室举行。知青研究是共和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一“文革”时期的特殊群体产生的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的史学家和青年学者开始进入这块领域。各学者不单单局限于政治学和文学的角度,而是推而广之,从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角度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这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深化现有的知青史的学术研究。“知青问题研究座谈会”的召开,给各位学者搭建一个交流和分享不同见解和学术观点的平台。

    本次研讨会的参加者包括:美国加州大学韩起澜教授、赵小建教授、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阮显忠会长、张刚副会长、楼曙光副秘书长、华东师大朱政惠教授、复旦大学金光耀教授、上海社科院金大陆研究员、上海师大杨剑龙教授、知名知青专家周公正、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授赵文、复旦大学博士林升宝。会议首先由主办方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阮显忠致开幕词。阮会长对各位学者的参与,特别是远道而来的韩起澜和赵小建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会议议程正式开始。

    一、金大陆研究员介绍上海市知青研究概况

    会议第一主题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金大陆老师介绍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工作情况。金大陆研究员首先介绍美国加州大学韩起澜教授、赵小建教授的情况。表示二位学者在学术研究上有较高的造诣,特别是韩起澜教授对在上海的苏北人的研究得到各方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随后,金研究员阐述当下和未来的中国知青学术研究。他表示,作为共和国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知青史的学术研究在现今政治、社会等条件下,整体水平不高,更多是围绕“有悔”与“无悔”,以及知青命运与道路而展开,缺乏对第一手史料的开发和利用,还没有真正进入到史学研究领域。

    正是在这样一个条件下,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复旦、华师大、上海社会科学院、上师大等相关专家学者做了一下工作,能够使中国的知青研究提到很高的水平。

    具体工作分为三大块:

    一、三个过程

    第一个工程:编辑、出版《中国新编方志知识青年史料辑录》。金研究员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工作情况,谈了相关辑录、出版、编辑工作。《中国新编方志知识青年史料辑录》是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当下在史料辑录上的一项重大工程,会出六卷本,字数达六百万,预计明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第二个工程:作为知青输出地的上海,联合相关接收省份的各档案馆合编《上海知青史料辑录》。通过先期与江西省档案馆的接洽,相关领导已表示愿意和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合作,进行共同编辑。

    第三个工程:上海市党史办项目《上海知青运动大事记》和《上海知青运动资料汇编》。这项工作由金研究员和复旦大学博士生林升宝进行,预计明年可以结项出版。

    二、华东师范大学朱政惠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杨剑龙教授的研究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朱政惠教授提出在现有知青研究基础上做一个知青学概论的研究,希望能够使知青学成为一门显学,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和加入。

    上师大杨剑龙教授侧重从知青文学和中国知青与城市关系研究。

    三、民间知青研究

    民间关于知青研究相当活跃,他们通过网络和知青刊物[1]发表各自的回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些为知青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同时也涌现出一些优秀的民间知青学者,如云南知青周公正。

    最后,金研究员希望通过上述的相关工作,可以使中国的知青研究在资料的积累和学术创新上有很大的突破。

    二、韩起澜教授、赵小建教授做专题演讲

    会议第二议题有美国加州大学韩起澜教授、赵小建教授介绍她们所开展的知青研究。首先由韩起澜教授发言。

    韩教授从自己在复旦的留学生生涯讲起。1979年,韩起澜教授进入复旦大学学习,当时有过知青经历的赵小建教授也在复旦大学学习,而且就住在韩教授隔壁。她经常会听赵教授讲述她当年在江西插队落户的经历。在复旦的学习过程中她还接触大量中国学生,且他们多数均为上山下乡的知青,他们都有过农村生活和劳动的经历。相对于当时在美国大学生,他们表现的更加的成熟和干练,而这恰恰是美国学生所没有的。虽然韩教授当时研究的方向是在上海的苏北人,但她一直对中国的知青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近几年研究方向涉及“文革”时期的性别问题,其中就涉及知青。

    此后,韩教授阐述了选择知青性别研究的原因。一是大量原始资料的出现。它们来自于网络、知青本人的回忆、文集、公开出版的书籍等。二是她们去江西县一级档案馆了解当地关于知青档案的保存情况。在此过程中,她们观看了大量相关档案,了解了上海与当地的互动情况、一些知青统计数据背后的具体细节等。她希望不久后与金大陆老师和周公正老师的云南相关档案馆之行,能够寻找到更多的资料,为她们将来的知青研究拓宽空间。

    最后韩教授阐述自己在当下知青研究中几个感兴趣的问题。第一,在已经出版的资料中有关于上海与知青接收地之间的交流,如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一个上海知青的223封家信》,另外在当地的档案里面也多见上海与地区的经济交流,如物质、小作坊、资金等,这在当时条件下的农村时很重要的,可以说中国的知青运动是后来改革开放提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城乡之间的差别,这表现在知青与农民的差别、上海与当地的差别,这些都未移民运动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韩教授结束发言之后,赵小建教授补充发言。赵教授也从她们两人的认识开始谈起。之后话题谈到她们二人到江西档案馆去查阅相关档案的过程,她们看到相当有份量的资料,其中就包括上海和当地对同一件有关知青事件的不同处理意见以及如何处理上海和当地的关系等。她表示这些档案资料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扩大和推进当下的知青研究。

    另外,赵教授对现在各档案馆留存知青档案内容做简要介绍,内容主要包括名册、知青个人资料、专题调查报告、上海慰问团的总结报告等。这些资料是保存比较完整并已经对外开放的,但依然有很大未开放的档案。要查阅这些未开放的档案,受种种条件的限制。

    最后赵教授希望对知青档案的阅读,了解知青运动的细节,可以使知青史研究有一定的突破。同时赵教授也表示,从移民的角度来看,知青史研究是对世界历史范围内移民问题的很好补充。

    三、关于知青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的研讨

    首先由复旦大学金光耀教授发言。金教授认为,现如今的知青研究更多事作为通史研究。即使是法国学者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他里面所用的资料很少涉及档案资料。这些都有待于相关学者来推进,应该把知青研究的视角投入到区域中去,因为知青运动的区域差异是巨大的。最后金教授表示韩、赵两位教授的研究方向是知青研究新的视角,会使中国知青研究有较高的提升。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朱政惠教授发言。朱教授表示通过从城乡之间、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移民角度来研究知青,在当下知青研究是比较特殊。朱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海外比较关注中国史学的研究,知青研究也是一个点。朱教授希望通过国内外学者的交流,能把国外即使研究传递回来。同时,朱教授对韩起澜教授研究课题的转化非常感兴趣,并向其提问,从史学角度发展过程看知青史,是否在学术思潮有什么牵连?

    韩起澜教授对朱教授的提问作出回应。韩教授表示,从理论角度,美国历史学者比较关注社会性别理论。从社会性别角度来研究中国知青运动,比如很多女性到农村去、妇女的定义是什么、她们的工作情况、待遇如何、妇女在城市和农村的差异等都是很好的角度。另外,是阶级理论。从阶级角度,它本身就是一个变化的东西。一个群体到农村,会表现出很多阶级观念的差异。如知青与当地人的差异,知青之间的差异等,这些都可以从阶级理论角度来看解读。

    上海师范大学杨剑龙教授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知青研究是与“文革”研究相联系的,是“文革”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当下的中国,就要了解知青一代。知青一代承担了文化和经济的交往。以后要把知青研究纳入到共和国史研究中来,从各个角度对知青研究是一个开拓,通过细节研究来丰富整体。

    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阮显忠会长对知青研究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知青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与社会群体一样,从哪个角度切入都是可行的,例如知青与国防、公共卫生等都是可行的,关键看怎么做。

    知名知青专家周公正也发表自己的想法。他首先感谢韩教授和赵教授对云南知青问题的关心。他认为云南的知青既有中国知青问题的共性,也有它的特殊性。首先是云南知青大返城问题。这是1949年以来平民造反唯一成功的例子,也是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第二是缅共问题。这是“文革”时期,革命输出的重要例子,一些知青参与其中。他希望这次的云南之行能够使云南档案馆与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能达成合作协议。

    之后,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张刚副会长发言。他表示知青人口众多、时间夸大长、涉及地域广,研究知青运动可以把共和国史串连起来。现在关于有悔与无悔的争论,体现知青研究水平不高。这需要学者的推进和深入,需要年轻学者的加入。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主要工作时学术研究,而不是唱歌跳舞。最后张刚老师希望今天的会议能给各位学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推进知青研究。

    会议最后,阮会长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现今的知青研究纯在基础材料不够、研究力量不足等。为了深化知青研究,阮会长提出几点期望。一是发掘、梳理、保存史料,包括基础史料、口述史料等。二是鼓励知青研究,通过对知青研究学者提供资金支持。三是梳理明确一些基本的问题和定义,从具体问题着手。四是希望学者之间要多沟通、协作、交流,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五是从多角度、方位开展工作,以此来扩大知青研究的面。最后阮会长预祝韩起澜教授和赵小建教授此次云南之行顺利。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国内外各学者对知青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与会学者意识到,对知青研究不应被孤立,而是应该将其置于共和国史研究中来,从史料梳理、积累出发,从多角度出发,提高和推进中国知青是研究。




    [1] 在上海的知青刊物包括《黑土情》、《知青》、《知青·上海》等 


    最后韩教授阐述自己在当下知青研究中几个感兴趣的问题。第一,在已经出版的资料中有关于上海与知青接收地之间的交流,如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一个上海知青的223封家信》,另外在当地的档案里面也多见上海与地区的经济交流,如物质、小作坊、资金等,这在当时条件下的农村时很重要的,可以说中国的知青运动是后来改革开放提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城乡之间的差别,这表现在知青与农民的差别、上海与当地的差别,这些都未移民运动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韩教授结束发言之后,赵小建教授补充发言。赵教授也从她们两人的认识开始谈起。之后话题谈到她们二人到江西档案馆去查阅相关档案的过程,她们看到相当有份量的资料,其中就包括上海和当地对同一件有关知青事件的不同处理意见以及如何处理上海和当地的关系等。她表示这些档案资料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扩大和推进当下的知青研究。

    另外,赵教授对现在各档案馆留存知青档案内容做简要介绍,内容主要包括名册、知青个人资料、专题调查报告、上海慰问团的总结报告等。这些资料是保存比较完整并已经对外开放的,但依然有很大未开放的档案。要查阅这些未开放的档案,受种种条件的限制。

    最后赵教授希望对知青档案的阅读,了解知青运动的细节,可以使知青史研究有一定的突破。同时赵教授也表示,从移民的角度来看,知青史研究是对世界历史范围内移民问题的很好补充。

    三、关于知青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的研讨

    首先由复旦大学金光耀教授发言。金教授认为,现如今的知青研究更多事作为通史研究。即使是法国学者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他里面所用的资料很少涉及档案资料。这些都有待于相关学者来推进,应该把知青研究的视角投入到区域中去,因为知青运动的区域差异是巨大的。最后金教授表示韩、赵两位教授的研究方向是知青研究新的视角,会使中国知青研究有较高的提升。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朱政惠教授发言。朱教授表示通过从城乡之间、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移民角度来研究知青,在当下知青研究是比较特殊。朱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海外比较关注中国史学的研究,知青研究也是一个点。朱教授希望通过国内外学者的交流,能把国外即使研究传递回来。同时,朱教授对韩起澜教授研究课题的转化非常感兴趣,并向其提问,从史学角度发展过程看知青史,是否在学术思潮有什么牵连?

    韩起澜教授对朱教授的提问作出回应。韩教授表示,从理论角度,美国历史学者比较关注社会性别理论。从社会性别角度来研究中国知青运动,比如很多女性到农村去、妇女的定义是什么、她们的工作情况、待遇如何、妇女在城市和农村的差异等都是很好的角度。另外,是阶级理论。从阶级角度,它本身就是一个变化的东西。一个群体到农村,会表现出很多阶级观念的差异。如知青与当地人的差异,知青之间的差异等,这些都可以从阶级理论角度来看解读。

    上海师范大学杨剑龙教授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知青研究是与“文革”研究相联系的,是“文革”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当下的中国,就要了解知青一代。知青一代承担了文化和经济的交往。以后要把知青研究纳入到共和国史研究中来,从各个角度对知青研究是一个开拓,通过细节研究来丰富整体。

    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阮显忠会长对知青研究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知青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与社会群体一样,从哪个角度切入都是可行的,例如知青与国防、公共卫生等都是可行的,关键看怎么做。

    知名知青专家周公正也发表自己的想法。他首先感谢韩教授和赵教授对云南知青问题的关心。他认为云南的知青既有中国知青问题的共性,也有它的特殊性。首先是云南知青大返城问题。这是1949年以来平民造反唯一成功的例子,也是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第二是缅共问题。这是“文革”时期,革命输出的重要例子,一些知青参与其中。他希望这次的云南之行能够使云南档案馆与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能达成合作协议。

    之后,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张刚副会长发言。他表示知青人口众多、时间夸大长、涉及地域广,研究知青运动可以把共和国史串连起来。现在关于有悔与无悔的争论,体现知青研究水平不高。这需要学者的推进和深入,需要年轻学者的加入。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主要工作时学术研究,而不是唱歌跳舞。最后张刚老师希望今天的会议能给各位学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推进知青研究。

    会议最后,阮会长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现今的知青研究纯在基础材料不够、研究力量不足等。为了深化知青研究,阮会长提出几点期望。一是发掘、梳理、保存史料,包括基础史料、口述史料等。二是鼓励知青研究,通过对知青研究学者提供资金支持。三是梳理明确一些基本的问题和定义,从具体问题着手。四是希望学者之间要多沟通、协作、交流,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五是从多角度、方位开展工作,以此来扩大知青研究的面。最后阮会长预祝韩起澜教授和赵小建教授此次云南之行顺利。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国内外各学者对知青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与会学者意识到,对知青研究不应被孤立,而是应该将其置于共和国史研究中来,从史料梳理、积累出发,从多角度出发,提高和推进中国知青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