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我父母的婚礼 在解放上海的炮声中举行

    —— 两张光碟见证的大时代小故事

    2019年 07月 14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翁泽良 点击:
    2015 年3 月15 日,我年迈的89 岁的父亲因病抢救无效离开了我们。 三年多以后的今天,怀揣对父亲的深深思念,我把父亲生前赠与我纪念的两枚珍藏版DVD 光盘,从书桌里取出来,打开电脑,插入驱动器,一遍又一遍地播放。 我含泪坐在电脑屏幕前。放过去,又拉回


    2015 年3 月15 日,我年迈的89 岁的父亲因病抢救无效离开了我们。

    三年多以后的今天,怀揣对父亲的深深思念,我把父亲生前赠与我纪念的两枚珍藏版DVD 光盘,从书桌里取出来,打开电脑,插入驱动器,一遍又一遍地播放。

    我含泪坐在电脑屏幕前。放过去,又拉回来,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镜头里的父亲,只觉得他的音容笑貌如同昨天。

    这泪目是因为父母亲于1949 年5 月25 日在上海天亮的枪弹声中缔结良缘的故事。我觉得,有一种情,一腔爱,正萦绕着我,鼓舞着我,越来越强烈地催动着我拿起笔,在上海解放70 周年,为父母亲的故事写点文字。

    父亲留下的光盘名为:五集电视专题片《接管大上海》。两枚,系珍藏版。2009 年9 月为纪念上海解放60 周年,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电视台联合拍摄并制作。该片拍摄曾得到了上海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协助,方方面面的元老和有关的人士,应邀参与,其中就有我的父亲。

    那年,父亲84 岁,对此事他一开始守口如瓶。父亲的性格幽默而沉稳,大小事,有分寸, 在未出结果前,他不会轻易说, 我了解他。

    直到2009 年9 月,制片人吴钧同志代表上海电视台节目组把感谢的邮件寄达我父亲的府上时,父亲这才告诉了我们。

    邮件除了两枚珍藏版的DVD 光盘外,还有SMG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赠送的精美纪念册。

    父亲侃侃地说:“这次拍摄,请来了好几位上海滩赫赫有名的老人物,有陈鼎隆,(时任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的秘书)有时任《新民报》编辑的张林岚、记者吴让能,有范征夫,(时任华东野战军供应总站副总站长)还有电影演员秦怡、著名歌星周小燕,著名市劳模黄宝妹也来了……” 

    又说:“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徐建刚,陈毅的女儿丛军女士(原名陈姗姗),也亲临节目现场……”。

    我问他:“是不是还有您呀?”

    他,笑了。

    我又问:“你演了啥角色?” 

    他说:“你有空看看片子,看了就知道。” 

    父亲收到邮件后,格外喜悦,特地从南京东路的市百一店买来了一架大彩电,请人挂在墙上,并配置了收视设备,让左邻好友前来观看。他说:“打开天窗,迎接曙光,我一生中最幸运的是:经历了上海天亮,看见了历史大转变,人心所向共产党!” 

    《接管大上海》第一集《光明序曲》让我们回到1949 年。

    那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基本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控制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城市。

    1949 年3 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台县西柏坡村举行。此时,中国革命正处于夺取全国胜利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这次会议重点讨论筹备新中国的成立。

    1949 年4 月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渡过长江, 占领南京,此后,无锡、苏州相继解放。近30 万人的部队, 在江南平原形成合围之势,逼近上海城。

    1949 年,蒋介石下野后, 要汤恩伯守上海,并下令将战略物资运往台湾,鱼死网破的大搬家。蒋介石为什么要顽守上海?因为蒋介石与上海渊源深厚:这里的江浙财阀和帮会老大,是他政治发家的后盾。多年来积聚了大量官僚资本、外国投资、民族产业,也为国民党统治提供了经济后盾。上海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地位,对于蒋介石挽救处于溃败中的国民党政权十分重要。因此,一场危及城市和市民的恶战,似乎在所难免。

    就在解放大军摩拳擦掌,准备攻克上海之时,一封来自中共的电报,让进军脚步突然停滞在江苏小城丹阳。

    1949 年5 月6 日,毛泽东发出命令,要求解放军封锁吴淞,断绝上海敌人逃路,使上海物资不致大批从海上运走。

    5 月3 日到6 日,邓小平、陈毅来到丹阳,指导上海解放和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

    上海总攻,定在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把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再接管上海。” 这是总前委的硬性要求。因为,有五百万人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

    5 月7 日,吴淞口开始隐隐约约听到了隆隆的炮声。所有走在外滩马路上的外国人,都会看到排着长队撤退的国民党士兵。62 岁的蒋介石离开上海。两天后,《申报》载文:蒋介石舍不得离开上海。

    “5 月12 日,上海战役打响!三野的枪声从月浦响到杨行、刘行,血染月浦。

    5 月24 日凌晨一点左右, 人民解放军开始对上海市区发动总攻。

    5 月25 日,国民党上海市代理市长陈良遵命将市政府大印和一颗市长小印,交给时任上海公务局局长的赵祖康。

    ……

    就在5 月25 日解放军进入上海市区的这一天,安和寺路(今新华路)的安和新村20 号的新娘子要出嫁了!

    电视片第二集《保卫民生》解说员说:“1949 年5 月25 日, 是23 岁翁祖恩原定结婚的日子。一清早他上街,看到解放军巷战的场面,他想和未婚妻商量婚礼怎么办?发现市内电话还居然保持畅通。” 

    “我想打给准备给我做新娘子的……打到她家,因为是传呼电话没人接,我想,这是啥原因?” 

    瞬间,一张新郎黑白照从电视片里晒出。是年,23 岁的新郎:西装、领带、白衬衫, 英俊超帅。

    后来,“老板打电话进来,共产党来了!我很开心,我想,肯定国民党彻底崩溃了。”翁祖恩在电视前,如是说。

    这天黎明时分解放军从铁路打过来,空中时有枪弹声响起,安和寺路和其他铁路沿线的马路、巷子,人都跑完了。解放军巷战,这一对新人的婚礼无法如期举行,早期预定的酒店宴席只能取消。

    这一天,时任《新民报》记者的吴让能先生走上街头采访新闻。他说,这个特大历史新闻,一定要在自己的手上记录下来,并通过张林岚编辑,向上海,向世界第一时间报道!

    “我记得,电车通了,电话通了,水电都有,电灯都开着,当时停水停电都没有发生。店门店面也开了。”84 岁的吴让能先生在电视片里说。

    那几天的《申报》《新民报》等大报刊,刷爆了陈毅市长率领的华东野战军接管上海的捷报。一场特殊的城市攻坚战的新闻消息,从上海飞往四海八方,举世瞩目,振奋人心。

    5 月27 日,上海全境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事接管委员会宣告成立,陈毅为主任, 粟裕为副主任。

    5 月28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华东野战军的总指挥陈毅为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旧上海的统治机构被彻底摧毁了。

    1949 年10 月1 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奏响《义勇军进行曲》, 五星红旗飘扬在祖国上空。

    国庆大典过后,新郎新娘补办了原本应该在1949 年5 月25 日举办的婚礼。电视片里, 在婚庆的音乐声中新郎新娘携手走上红地毯,亲朋好友如约而至,宴席充满欢乐,还分发了喜糖……婚礼欢乐而圆满。

    婚后,新郎加入了上海公安队伍,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人民警察中的一员。毕业于上海裨文女中的新娘,也成为新中国的一名教师……

    写到此,我思绪起伏。因为,小故事里的一对新人,正是我的父亲和母亲!

    父母俩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彼此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相爱,凄风苦雨一路走来,又在上海天亮时喜结连理,这当中经历了多少爱情长跑的昼夜,而婚礼的中辍和补办,这一迂一迴,却给他们的结合披上了一道神秘而传奇的色彩,也让后辈们从中了解了天亮前后的上海。

    大故事,小故事,前面文中都有说了。想想,还有几句话很想说。

    我,特别要感谢制片人吴钧、吴茜同志,代表上海电视台节目组将《接管大上海》五集电视专题片的DVD 光盘,赠与节目参与人。这让我等晚辈, 依然能从这两枚光盘中看到我慈父当年的音容笑貌,听到他在电视里见证大上海解放的声音,这是我一生中最激昂的感慨。我的父亲走了,但还“活着”,这无疑是我最永恒而美好的纪念。

    我,还要感谢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徐建刚先生,感谢陈毅的女儿丛军女士,为这部电视专题片所作的一切。

    感谢上海电视台节目组的总顾问、编导、制片人、录制组、拍摄组、录音、场记、策划以及所有工作人员,为此片所做的具体而繁琐的工作。有了这部片子,才有了这珍藏版光盘。

    感谢主题曲《我听到上海在歌唱》的作词人吴钧,作曲人霍永刚,音乐编辑双木,你们做得这么好!让音乐渲染气氛,让歌声伴随远方的汽笛,高亢回响,宣告上海天亮!

    感谢在拍摄录制中曾与我父亲邂逅过的每一个老前辈,正是你们,一同与我父亲走过那段拍摄过程的快乐时光。

    (作者系1969 年下乡安徽寿县周岗村上海知青,本文曾在上海文艺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