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当前位置:首页 > 知青史料 > 文字 > 回忆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同甘共苦父子兵

    2019年 02月 03日
    来源:知青老照片故事 作者:刘宏海 点击:
    父子同插队 1969年 这张照片的故事有些特别,因为拍这张照的时候,照片上的人物一个都不是知青,而是下放干部和两个转学的学生。 在上海,上山下乡不光只是青年学生,还有一千七百名下放的干部呢。 1957年,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

     父子同插队 1969年


    这张照片的故事有些特别,因为拍这张照的时候,照片上的人物一个都不是知青,而是下放干部和两个转学的学生。

    在上海,上山下乡不光只是青年学生,还有一千七百名下放的干部呢。

    1957年,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要精简机构、下放干部,从而“使相当大的一批干部回到生产中去”,以克服“不愿意和群众同甘共苦、喜欢计较个人名利的危险倾向”。在《关于整风和党政主要干部参加劳动的指示》中,毛主席把整风与党政主要干部每年抽一部分时间下乡劳动并列,作为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方法。之后,党中央发出一系列文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体力劳动,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逐步结合,发扬我们党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干部下放劳动制度从1957年开始执行了三年,1961年开始改为以支援农业等名义到农村短期劳动。同时在大规模城市人口精简过程中,一部分干部,特别是一部分被打成右派的干部被当作剩余人口遣返或下放农村,从干部变为农民。
    文革时期,张春桥利用我党干部参加劳动的一些做法为打击异己的工具,提出干部“四个面向”(即面向边疆、农村、工矿和文教基层单位)借以驱散党政机关中持不同政见者,以及不肯对其阿谀奉承的干部。1969年8月27日,张春桥指示市革委会召开动员大会,层层下达指标。说这是一次“路线站队”,不积极就是不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结果,除组织了2000多名干部“慰问团”分赴黑龙江、云南、贵州等上海知青安置地“慰问”外,还与黑龙江省革委会达成协议,下放1700名干部带户口带粮油关系到黑龙江“插队落户干革命”,以此达到“清队”目的。
    照片中的这些干部就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被下放的。
    1969 年10 月 4 日,这批下放干部出发了。他们是到黑龙江省逊克县边疆公社边疆大队插队落户的。在前面蹲着两个青年学生,右边的叫方雄,他就读于上海复兴中学初中,还没有毕业。
    8月27日市革委会动员大会后,方雄的父亲报了名,成为上海市首批赴黑龙江插队的下放干部。方雄跟父母说也想去黑龙江插队,父母那里会同意呀。父亲让他好好读书,先完成学业再说。小方说,学校里不上课,根本读不了书,还不如下乡去。母亲说,你还小,学校总归会复课的。小方不听,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9 月的一天,方雄父亲的工作单位,市外贸局革委会领导到家里来慰问,方雄觉得机会来了,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他找个空挡直接跑到领导面前,说希望能跟爸爸一起去北大荒干革命,爸爸妈妈想阻止都来不及。没想到,那领导听了,也不问问小方多大年岁,毕业了没有,也不问问家长的意见,当即表示支持。见此情形父母也不便多说什么,否则戴上一顶破坏上山下乡的帽子可不得了。几天后,市外贸局召开动员大会,特邀小方去参加,还被请上了主席台。原来,上面正需要这样的典型,组织者以小方为例,给老方戴了顶革命意志坚定的高帽子,表扬他不仅自己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还支持未成年子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而教育和号召其他干部也积极行动起来。
    小方随父去插队已成定局。可他尚未毕业,学校没法替他办理插队手续。怎么办呢?还是学校工宣队有办法,直接给小方出具了一张转学证明。
    照片中的另一男孩叫周海军,也是相同的情况。
    1969年10月4日,小方小周跟随父亲和其他下放干部来到老北站出发去黑龙江。登车前,记者拍下了这张与众不同的照片。
    五天后,他们辗转来到黑龙江边的逊克县边疆公社边疆大队第三生产队。正是秋收大忙时节,学校放农忙假了,老师和学生全都回家收庄稼去了。小方小周办不了转学手续,只好投入到秋收劳动中去。忙完了秋收,也快放寒假了,两个小青年转学的事也就不了了之。那份转学证明只好作为一份纪念品留在他俩的箱子底下。从此以后,两个孩子与父亲一起劳动生活在北大荒,直至大返城,真是两对同甘共苦的父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