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话说“知青”

    2019年 01月 12日
    来源:《知青时代》报 作者:溪鸣 点击:
    知识青年,各行各业都有。但是,只有那个年代上山下乡务过农的城市知识青年,才会一直响亮的自称或他称为 “知青”。 知青上山下乡,就 “老三届”而言,当时有四种形态:一是军垦 ( 准军人 ) ;二是农垦 ( 国营农场 ) ;三是老少边农村插队落户 ( 迁户口当

        知识青年,各行各业都有。但是,只有那个年代上山下乡务过农的城市知识青年,才会一直响亮的自称或他称为“知青”。

        知青上山下乡,就“老三届”而言,当时有四种形态:一是军垦(准军人);二是农垦(国营农场);三是老少边农村插队落户(迁户口当农民);四是到近郊或投亲靠友下乡当农民。前两类是“圈养”,国家包吃包住发工资。一九七八年“大返城”时都回城了。后两类是“散养”,白生白灭。在农村待了几年以后,经“上调”在当地务工从教,或参军上大学,除了少数病退顶替回城的,大多数在外地工作,直到退休回城。他们共同特点:中学毕业背井离乡到了农村和边疆,历经沧桑,对三代人都留下了深刻影响。但是,实际在农村务农时间都不长。

        那个年代的城市知青,用自已的青春和行动,在不经意间,诠释了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服从国家安排,到艰苦的地方去的爱国情怀。诠释了集体主义和劳动精神。诠释了勇于到广阔天地有所作为的创业理想。一代知青在不经意问,焕发出来的时代精神,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难能可贵,不可或缺。尽管是发生在当时“停工停课闹革命”,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城市青年就业形势严峻的特殊时期。就像在企业改革中,为了改革的长远利益而放弃自己眼前利益一样,千万职工“下岗分流”、“买断工龄”;千万职工响应“全员合同工制”,签订劳动合同,不争主人当雇工,舍小家、为国家,弘扬了新中国工人阶级的高尚情怀。更何况,这个“千万”之中,有许多就是艰难返城的“知青”。

        对于这个曾经远离故土、下乡务农的“知青”群体,许多年来,一些缺乏良心和良知的作家、专家,锲而不舍、极不负责地用伤痕、抹黑、控诉的方式,借题发挥,指桑骂槐,淹没了一代知青的激情与奉献,抛弃了一代知青创造的精神财富,应该深刻反思反省。这样,或许对塑造中国新时代精神,实现中华复兴梦想,是积极有益的。

        “知青”,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篇章。这是一个“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兼而有之的阶层。这是一代承上启下、传承创新的人。

    (注:作者系插队贵州的老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