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在不懈追梦中实现人生理想——上海2016“中国梦·知青梦”论坛综

    2016年 11月 08日
    来源: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林嗣丰 葛天琳 沈永宝 点击:
    在不懈追梦中实现人生理想 ——上海2016“中国梦·知青梦”论坛综述 2016年11月5日下午,由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和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共同举办的2016“中国梦·知青梦”论坛,在上海市青年干部管理学院1号楼4楼报告厅举行。 报告会由上海市知识

    在不懈追梦中实现人生理想

    ——上海2016“中国梦·知青梦”论坛综述


    2016年11月5日下午,由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和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共同举办的2016“中国梦·知青梦”论坛,在上海市青年干部管理学院1号楼4楼报告厅举行。

    报告会由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副会长黄洪基教授主持。上海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原上海到黑龙江农场知青陈克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俞安琪,918爱国网创始人、上海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吴祖康,知青作家、浙江临海知青张辉,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到内蒙古插队知青宁志超等五位知青作了精彩演讲。130多名研究会会员和其他知青朋友参加了会议。这是自2013年11月上海首次举办“中国梦·知青梦”论坛以来的第四期。

    陈克涛首先作了《我一生的梦想——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海中探宝》的演讲。他出身在一个文化诗书之家,从小耳濡目染,从好奇到喜爱,立志长大后延续家传,做个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虽然文革动乱和在黑龙江农场十年,一度中断了他的童年梦想,但是他爱好读书学习,返沪后考入黄浦区业大中文专业。九十年代他毅然辞去了已经取得许多令人注目成绩的工作岗位,来到上海拍卖公司,开始了追逐梦想的旅程。在没有任何职称的情况下,“靠自学和领悟”,“通过各种途径,向市场、向行家、向对手、向所有老师学习”。后来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考古与鉴定专业”的研究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最终成为收藏界的专家。先后任上海拍卖协会副会长,上海拍卖行业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国际收藏品公司总经理等职。陈克涛在各类书籍、杂志、报刊上发表鉴赏文章二百余篇,主编过好几本专著,在上海电视台鉴宝节目担任主讲。用陈克涛自己的话说,“为中华文化这座灿烂辉煌的宝殿永远闪耀光芒,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接着俞安琪作了《用勤奋守信和诚实劳动来共同实现中国梦》的演讲。俞安琪是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时代之光照明电器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兼任多种职务:从2003年起连续4届(12年)担任国家认证委CCC认证TC05照明电器技术组长,以及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照明基础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教授、上海市照明学会理事长。他孜孜以求,学术专攻,在自己的岗位中努力钻研发明,为社会国家作贡献,取得了众多成果,几十次获国家级和市级奖项。他说:“10年多艰苦的农场工作和生活环境锻炼了我,使我养成了不怕困难、意志坚韧、刻苦学习的品格。当我返城前,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收音机修理能手。”这为他返城后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打下了思想和技能上的扎实基础。作为一个在1971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他坚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被评为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质检系统十佳道德模范。他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首要的是要“勤奋守信”,因为“勤奋守信和诚实劳动是新时代中共党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其次要“认真学习”,他说到:“几十年来,法定假日基本是我学习、研究的时间。正常工作日我都提前一个多小时到达单位,很多论文和新的技术构思以及专利文件的起草都是在这些相对安静的时间内完成的。”正是如此,他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同。俞安琪的演讲,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知青为实现梦想的勤奋追求。

    第三位是吴祖康作了《退休老人撑起抗战“第一网”》的演讲。他于2000年3月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建了“中国918爱国网”。从此,他把“爱国网”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小心呵护。他说:“918网是我的孩子,经过十六年的艰辛抚育,已经即将成年,他已经成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吴祖光至今记得当年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情景,“就是这一次经历使我走上学电脑、学上网、做网站的路”,而“2000年1月发生在日本大阪的日本右翼份子妄图否定历史的集会是我们建站的导火线”。于是他自己投资,呕心沥血十六载,经历了种种艰辛,终于把网站从呱呱落地的孩子培养成了现在初步成人的少年,成为保存具有几百G数据的网络数据库、图片、文字和视频的集抗战历史、民间对日索赔过程记录和中日民间交流内容的民间公益网络媒体。他说:“我是想把网站建成网上第一流的以抗战为背景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是我个人当年对网站今后发展的一个设想, 同时也表示自己的一种信念和决心。”“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这是一个老知青向世界的宣告,也是一个老知青为实现中国梦的誓言。

    第四位是张辉作了《知青情,广播梦》的演讲。她说:“从小我就是一个爱追梦的女孩。我的第一个梦想是走进‘话匣子’。”能让广播中传出自己的声音,是她日思夜想的追求。但“文革”运动打破了她的美梦,她去郊区插队落户,当了一名知青,不料此段经历却成就了她从小的梦想。她做过赤脚医生,当过代课教师,养过蚕,种过田,进出过砖窑,还做过坟。从摊猪栏、扒牛粪、插秧苗、到种小麦,采桑叶养蚕,样样都干。她说:“因为那段日子,我了解了农村,贴近了农民,练就了胆魄,丰富了人生。”“为此,我多次回到当年下乡插队的东山村,探访老东家,与我的农家姐妹们聊家常,把对农家兄妹的感情和自己的感悟写成了一篇篇深情的文字。《那乡土味儿》《栀子花开》《再回东山忆当年》《农家姐妹》《喜见老东家》等等,都凝聚了我的知青情结。”而“走进‘话匣子’”的梦想,也在下乡不到两年的时候实现了,她成了县广播站的播音员,“从播音员、主持人,到助理记者、记者;再从编播部主任到台长、书记。”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前行。退休后,她“把自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新鲜早世界》栏目播出的60篇文稿和主持人马黎播读的录音收编成册,出了一本非常独特、既可以听又可以看的书,取名叫《栀子花开》。”这本承载了张辉对美好生活回忆的书,成了她实现“知青情,广播梦”的最好注脚。

    最后是宁志超作了《我的摄影之梦》的演讲。他是从年轻时借人相机为同学拍摄集体照、下乡后到水利工程拍爆破照起开始了自己“摄影梦”的。在演讲中他回顾了自己从“拍照”到“摄影”的过程,讲述自己为实现“摄影梦”而不断努力的经历:从南浦大桥安装第一根横梁开始,到大桥通车到主桥面钢结构合龙,他天天与建筑工人一起置身于第一线,拍下了大桥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大桥通车前夕,他又用连续三个晚上蹲在建设工地,拍下了大桥最壮丽的场景,所拍的照片获得了市摄影家协会组织的摄影比赛一等奖。香港回归之夜,他又去人民广场,拍摄下了大屏幕上五星红旗升到顶端时广场上最激昂的一幕。外滩、南京东路、人民广场和豫园,市政建设、旧区改造、外白渡桥大修、举世注目的上海世博会,处处都留下了宁志超辛勤的脚印,这些与上海发展紧密相关的地方也都通过宁志超的镜头出现在各类报刊杂志上,传向了四面八方。近年来,宁志超又把镜头转向了日益兴起的知青活动,无论是远在北疆的内蒙、黑龙江,还是近在身旁的上海,每每有知青活动进行,都可以看到他辛勤的身影。专题片《知青博物馆上海首展巡礼》、影集《美丽家园——我镜头里的上海》,凝结着宁志超心血的摄影作品不断涌现,集国内作品的《锦绣中华》和国外采风的《异国风情》也在筹备之中。宁志超的“摄影梦”已经实现并向更高的水准进发。他为市、区两级新闻媒体和档案部门提供了大量照片资料,先后有百余幅照片刊登于报刊杂志上,获奖20余次。在演讲中,他还将他所拍摄的所有知青活动照片的光盘捐赠给了上海知青资料中心。


    五位老知青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梦想的实现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积每个人的梦想之水滴就能汇聚成中华复兴之梦的大海,就能为中华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五位老知青的演讲深深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听众,不断激起大家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五位知青的演讲,让与会听众深受感动,大开眼界。与会者们纷纷表示,这个报告会非常好,让大家了解到在后知青时代这些奋战在各条战线的优秀知青代表执着追求梦想的感人故事;通过他们的演讲,完美诠释了知青梦的内在含义:知青梦就是爱国梦,知青梦就是理想信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勇攀高峰,知青梦就是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持人黄洪基副会长感谢五位老知青的精彩演讲,让广大知青通过他们的事例感受到知青梦与中国梦之间的紧密关联,进而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尽知青一份绵薄之力。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阮显忠、副会长张刚等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期间,许多知青还向上海知青研究资料中心捐献了知青书籍和资料。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