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粮票恩情

    2016年 08月 13日
    来源:《知青》杂志 作者:翁婉青 点击:
    前几天,我在“江西知青”网站上看到了《换粮票》一文,使我回忆起当年“知青”年代里发生的一件令人难忘的事。 那是 1973 年的春节前夕,我从插队的江西黎川回到上海的家中过年。 一个寒冷的早上,我正在熟睡之中,突然被一阵“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惊醒,
     

      前几天,我在“江西知青”网站上看到了《换粮票》一文,使我回忆起当年“知青”年代里发生的一件令人难忘的事。

      那是1973 年的春节前夕,我从插队的江西黎川回到上海的家中过年。

      一个寒冷的早上,我正在熟睡之中,突然被一阵“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惊醒,继而听见有人在门口叫喊:“4592 室翁婉青敲图章。”

      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急忙穿好衣裤。推开门,只见一位30 出头,留着齐耳短发,身着橄榄绿制服的女邮递员微笑着向我走来。

      “你是翁婉青吧,请敲图章。”“哦,我没图章,可谁会给我寄东西呀?”“没图章就签字吧。”正当我纳闷时,邮递员递上一张让我去邮局取东西的回单。我看到回单联的右上角有一行留言:寄上全国粮票30 斤,略表心意,请笑纳。陈文耀。

      千里之外的陈文耀老师给我邮来了粮票!那一瞬间,我的心里发生了冲撞:不收吧,这可是陈老师的一片心意啊,何况眼下家庭确实需要粮票,我们三个兄妹都回城过年,家里的吃粮确实紧张;收吧,明知陈老师家里有三个孩子,口粮也不宽裕。心中纠结、歉疚、感动着。

      那个年代,计划经济,物资匮乏,购粮要票,买油要票,鱼肉禽蛋都要票,连豆制品、蔬菜之类都要划卡,而卡又按月分上、中、下三旬使用,分段供应。春节期间,副食品供应略微多点,但也要按大户小户分配。购买时,还要去得早,排在长长队伍里耐心等待,晚到的,有票也还可能买不到呢。

      “吃”是最大的问题,没有粮票就不能买米吃——在所有的票证中,粮票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家家户户都把粮票捏得紧紧的,藏得好好的,精打细算着每顿饭的用粮。

      城里的人吃粮是按照户口、工种、年龄段来定量供应,小孩则按几个年龄档次加以定量。那个年代的人,能不挨饿就算是极其“幸运”的了。粮票,是计划经济年代的标志性票证,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吃粮凭证,所以尤为珍贵。

      一批又一批的知识青年下乡,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户口必须迁出城市,随人落到农村。在城里,包括粮票在内的所有城市购物的票证,就都随之对他停发。﹙票证跟着户口走﹚我们三个兄妹都回城过年,吃家里的口粮,家里的粮食自然就不够吃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我能意外地收到粮票,真是雪中送炭哪!何况还是千里迢迢黎川县洵口小学陈文耀老师寄来的,怎么不叫我感动万分呢?

      在江西黎川农村插队了六年,每到学校放寒假,我都要回上海。大多知青也如此,路再远,车再挤,也都要回家过年。回家的感觉真好,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就是幸福。只是我们知青回家过年,分吃家人的口粮,家中的吃粮就更为紧张。好在我家有母亲精打细算,亲朋好友时常接济相助,加上像陈文耀老师那样的“雪中送炭”,使我们能在那个年代回家过年。

      改革开放以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改革,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不再是计划供应而是随便买卖了,人们不但吃得饱了而且吃得好了,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随之,“购粮证”“粮票”,消失了,并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成了一段历史。

      今天,我旧话重提说“粮票”,一是为了感谢当年我在黎川农村中的良师益友——陈文耀老师和所有曾经给予我们帮助的好心人。二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历史,学会感恩。

      我还想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的日子,过得清清苦苦,但人与人之间却是那般的真诚、善良和无私。愿这种美德能世代传承。

      (作者系江西省黎川县洵口公社白沙大队插队上海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