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综合 > 热点新闻

    四川知青上山下乡信史——《四川知青史》出版

    2015年 07月 21日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记者:陈淋 点击: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20日讯(记者 陈淋)7月20日,由四川省社科院、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四川知青史》出版暨学术座谈会”举行。据悉,《四川知青史》是四川省社科院2011年初确立的重大科研项目,2015年7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以新中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20日讯(记者 陈淋)7月20日,由四川省社科院、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四川知青史》出版暨学术座谈会”举行。据悉,《四川知青史》是四川省社科院2011年初确立的重大科研项目,2015年7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以新中国建立以后前30多年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为背景,以当代四川的实践活动为基点,以党和国家对知青问题的基本结论、基本文献为线索,用大量的史实史料,系统展现了四川知青上山下乡起始、发展、结束的全过程。该书以“文革”为界,分立为“文革”前、中、后三卷,全书共37章、118节、130多万字、200余张图片,以及“导言”“结束语”“附录”等组成。全书脉络清晰、结构新颖,资料翔实、历史感强,忠于历史、用事实说话,是一部实录四川知青上山下乡的信史。
    《四川知青史》作者孙成民,是四川省社科院原党委副书记、研究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他曾在四川农村插队落户9年,又曾担任县委、地委知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及四川省委知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省知青办副主任等职。对四川知青上山下乡这一特定时期的重大事件,他曾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现在又坚持数年、专注研究,成为其宏观把握发展历程、客观记述历史真实、全面再现本来面貌的重要基础与条件。在今上午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四川知青史》的出版、研究价值以及四川知青历史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全国著名知青、原国务院知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侯隽为该书作《序》并来电表示祝贺。

    据了解,《四川知青史》主要有三卷。

    第一卷为“文革”前的四川知青上山下乡。本卷以四川“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就业状况开篇,提出中小学毕业生主要到农村去的就业基本思路。从最初组织青年到边疆、山区垦荒,到1957年下半年组织城镇青年到农村;从1962年下半年开始有计划地动员城镇青年下乡上山,到把其作为一项长远方针而制定15年安置规划,全面拉开四川知青下乡上山的序幕。在此基础上,分章节系统展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四川组织城镇知青下乡上山在动员宣传、安置形式、管理教育、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第二卷为“文革”中的四川知青上山下乡。在“文革”的大背景下,四川知青到农村去迅速掀起前所未有的高潮,也很快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1973年全国知青工作会议以后,四川为统筹解决知青问题做了大量工作。随着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以及1975年全面整顿的推进,四川知青工作进入到起伏波动发展阶段。广大知青在逆境中努力抗争与艰苦奋斗,为建设贫困落后的山乡而经受磨练、战天斗地、积极奉献。本卷分章节全面记述了这一段历史岁月四川知青上山下乡的发展轨迹。
    第三卷为“文革”后的四川知青上山下乡。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1978年12月贯彻全国知青工作会议精神,成为四川知青工作的历史转折点。四川进一步调整知青政策,逐步把工作重点从动员安置转移到就业安排上来。优先安排1972年底以前下乡插队知青回城,提出支滇知青返城方案并加快解决步伐,努力解决知青上山下乡中的遗留问题,以及广开就业门路,做好在乡知青和城镇待业青年的就业安置工作。本卷分章节详细叙述了在拨乱反正进程中四川知青上山下乡从调整政策到逐步终结的历史过程。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