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 忘记密码
  • 首页
  • 本会概况
  • 新闻综合
  • 工作动态
  • 学术动态
  • 文化活动
  • 热点专题
  • 会员专区
  • 知青文库
  • 知青史料
  • 知青场馆
  • 知青人物
  • 知青后代
  • 知青生活
  • 视频
  • 图片
  • 征文报刊
    • 最新内容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

    开秧门(散文)

    2014年 11月 18日
    来源:《知青时代》报 作者:黄旭东 点击:
    过去的事忘不了,眼下的事记不

    过去的事忘不了,眼下的事记不住。花甲过半,老态却已尽显。

    夏集人说起话来真叫有趣,不无追新趋时之势,称女性为妇联,把普天下老百姓都喊作社员。但在表达动作程度状态时,却形象而准确,哪怕了解一个小小的猪圈施工进度,也会非常书面化文绉绉地发问,“什么时候竣工?”四十五年前的初春,第一次领略了夏集开秧门的风采。

    开秧门,是夏集人对每年水稻栽插开始时多场景动作化的形象描述。还有什么词汇能更准确地表现那个时刻夏集人的虔诚,表现秧田里那种氛围的欢快呢!

    开秧门,年内第一农事。年年期待年年忙,可民以食为天,企盼、希望,还是在每一个人心中躁动着。

    休种了一季的秧田,早早耕翻过了。清粼粼的河水从周围的灌渠和毛渠流进来,透酥发白的垡片即刻洇湿浸透,变成黑黝黝的糊状。卸去犁辕的健牛换上齿耙在水田中轻快地奔跑,赶牛人站在齿耙上分外英武,挥舞长鞭,扭动着身躯,脚下即刻划拉出一个又一个不同半径的弧。几把合锨此起彼伏,一把一把的秧苗投向水田。“啪”的一响,泥浆水呈扇面状飞溅而起,引来圩埂那边一阵阵的嗔叫。

    太阳一蹦出来,就跳得老高。农妇们已经插了半趟子秧了,前面的葱绿慢慢、慢慢地放大,绿了好大一片。黄头巾抬起头,格子头巾也直起身,不知是谁清清嗓子,引吭而歌:“天上布满星——”与此时此景又有哪点儿相合?其实这是个引子——紧接着打杂挑秧者低沉沙哑的小调便随风飘荡起来。突然,高调一曲平地而起,时而激越,时而舒缓,清清脆脆,婉转醉人。余音未了和声又起,高声低调交相呼应。夏集人咬字虽混沌不清,脸上却泛着异样的光。大片的葱绿之上,红头巾蓝头巾以及各色的斗笠头巾全都仰望蓝天,竭尽全力地宣泄着。我们知青曾经破译过几首,其中一首至今未忘:“亮月(子)见光不现光,妹子候在草窠间,哥哥给妹系腰带,妹子帮哥套薄衫。”这就是我们那儿口口相传的里下河情歌,夏集人的“花儿”,每一首都透着农民对生活的爱。

    下午田里或许还有打闹哩。文些的,男的女的脸上身上粘上泥;荤的呢,捉只田鸡塞进头巾们裆里,或插秧的妇女合起来把打杂挑秧汉子的裤子给剥了,当然也少不了打情骂俏的粗话。这些都无伤大雅,有道是:栽秧田里无大小,割麦地里见高低!秧田里不闹以后到哪儿去闹哟!

    这就是夏集的开秧门,这就是古风,乡风。


    (作者为南京知青,1968年到江苏宝应县夏集镇插队落户)